什么是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

資本化支出是會計核算中的核心概念,指企業(yè)為獲取能在未來多個會計期間持續(xù)帶來經濟利益的長期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fā)生的支出—— 其本質是將支出 “轉化為資產”,而非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費用),后續(xù)通過折舊、攤銷或成本結轉,逐步分攤到資產使用或受益的多個期間,最終影響利潤。
“費用化支出” 是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指企業(yè)或組織在發(fā)生支出時,根據會計準則和經濟實質,判斷該支出不具備 “形成長期資產、為未來多個會計期間帶來經濟利益” 的特征,因此直接將其計入當期(發(fā)生支出的會計期間)損益(利潤表中的費用項目),通過當期收入抵扣來體現其對利潤的影響。
簡單來說:費用化支出是 “花了就直接算當期成本 / 費用”,不往未來分攤,也不變成企業(yè)的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等長期資產。
推薦閱讀:
說明:因政策不斷變化,以上會計實操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官方更新內容為準。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東奧會計在線會計實操教研團隊整理,轉載侵權,請勿轉載。
就業(yè)咨詢
職場陪伴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