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勞分配包括哪些收入
精選回答

工資,薪金,獎金,津貼等,集體所有制中農民的勞動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按勞分配存在于公有制之中。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在國有企業(yè)和集體企業(yè)中的勞動者的勞動收入屬于通過按勞分配方式取得的,凡是講,農民通過承包集體土地種植蔬菜,水果,林木等,獲得收入的,都屬于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于社會生產力發(fā)展還沒有能夠達到產品極大豐富的程度,工農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還存在著差別,勞動還未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分配從來是實踐問題,重在歷史探索和現(xiàn)實考察,而不首先是理論問題。一個時代的迫切問題,有著和任何在內容上有根據的因而也是合理的問題共同的命運: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每個問題只要已成為現(xiàn)實的問題,就能得到答案。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主體,但不是社會唯一的分配原則。它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基本分配原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也還存在著其他分配方式。等量勞動領取等量消費品的原則,還不可能在全社會的公有制經濟范圍內按統(tǒng)一標準實現(xiàn)?,F(xiàn)階段的公有制企業(yè)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存在著各自的經濟利益。因此,按勞分配還不可能在全社會的公有制經濟范圍內按統(tǒng)一標準實現(xiàn)。只能先根據各個企業(yè)提供給社會的有效的聯(lián)合勞動量,在各企業(yè)之間進行分配。然后再由各個企業(yè)根據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的原則對勞動者進行分配。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的個人收入不僅取決于自己的勞動貢獻,而且還取決于所在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成果。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會計知識點解讀,考點分析可以關注中級會計實務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中級
債務人以資產清償債務
2025《中級會計實務》應試·...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中級
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
2025《中級會計實務》應試·...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中級
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
2025《中級會計實務》應試·...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