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審計考前重點學習筆記——利用專家的工作
不讀書就沒有真正的學問,沒有也不可能有欣賞能力、文采和廣博的學問。希望每位注冊會計師考生每天Get一點點考試內容,最后日積月累,成功拿下注冊會計師合格證!為了讓大家節(jié)約學習時間,幫助大家順利備考,東奧特整理了CPA審計考前重點學習筆記,快來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吧!更多CPA審計考前重點學習筆記戳我查看>>>
【重要知識點】
●注冊會計師的專家的定義
專家,即注冊會計師的專家,是指在會計或審計以外的某一領域具有專長的個人或組織,并且其工作被注冊會計師利用,以協(xié)助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既可能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專家(如會計師事務所或其網絡事務所的合伙人或員工,包括臨時員工),也可能是會計師事務所外部專家。
【答題筆記】
在考慮專家是否需要遵守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管理政策和程序時,應當區(qū)分內部專家和外部專家。外部專家不是項目組成員,不受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政策和程序的約束,而內部專家要遵守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管理政策和程序。
●評價專家工作的事項
評價專家工作的事項包括四點:專家的勝任能力、專業(yè)素質和客觀性;了解專家的專長領域;與專家達成一致意見;評價專家工作的恰當性。
1. 與專家達成一致意見
不論是內部專家還是外部專家,注冊會計師都應當就專家工作性質、范圍和目標,各自角色及責任、雙方溝通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以及保密要求,與專家達成一致意見,并根據需要形成書面協(xié)議。
【提示】①當專家是項目組成員時,專家的工作底稿是審計工作底稿的一部分(除非協(xié)議另作安排);外部專家的工作底稿屬于外部專家,不是審計工作底稿的一部分。②適用于注冊會計師的相關職業(yè)道德要求中的保密條款同樣也適用于專家。法律法規(guī)可能對保密作出額外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也可能要求外部專家同意遵守特定的保密條款。
2.評價專家工作的恰當性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專家的工作是否足以實現審計目的,包括:
(1)專家的工作結果或結論的相關性和合理性,以及與其他審計證據的一致性;
(2)如果專家的工作涉及使用重要的假設和方法,這些假設和方法在具體情況下的相關性和合理性;
(3)如果專家的工作涉及使用重要的原始數據,這些原始數據的相關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3.評價結果為不恰當時的措施
如果確定專家的工作不足以實現審計目的,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就專家擬執(zhí)行的進一步工作的性質和范圍,與專家達成一致意見;
(2)根據具體情況,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
【提示】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專家的工作不足以實現審計目的,且注冊會計師通過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或者通過雇用、聘請其他專家仍不能解決問題,則意味著沒有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有必要發(fā)表非無保留意見。
【答題筆記】
內部專家工作底稿是審計工作底稿一部分,而外部專家的工作底稿屬于外部專家,不是審計工作底稿的一部分;內部專家要遵守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管理政策,而外部專家則不用;內外部專家都要遵守注冊會計師的相關職業(yè)道德要求,其中一些保密協(xié)議等同時適用于內外部專家。
以上區(qū)別注意區(qū)分與記憶,很容易考察客觀題。
審計是CPA考試六科中“三座大山”之一,歷年考試均有一定難度,需要大家認真學習備考。以上就是東奧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利用專家的工作相關內容,考生要相信付出總會有收獲的。注會考試時間為8月27日-29日,希望考生順利通過考試!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