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_2023年注會會計重要考點
注會考試難度很高,經歷一兩次失敗是正常的,考生們一定要直面失敗,總結經驗,堅持學習。以下是根據(jù)東奧名師課程講義整理的2023年注會會計重要考點,快來打卡學習吧!

【知 識 點】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所屬章節(jié)】
第六章:長期股權投資與合營安排
第四節(jié):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及處置
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一)個別財務報表
關鍵點:剩余持股比例部分應視同取得投資時點即采用權益法核算,即對剩余持股比例投資追溯調整,將其調整到權益法核算的結果。

1.處置部分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益(差額)
2.剩余部分追溯調整
(1)投資時點商譽的追溯
剩余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屬于投資作價中體現(xiàn)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屬于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

上述處理是將持股比例下降部分視同長期股權投資處置,即在持股數(shù)量不變持股比例卻被稀釋的情況下,應結轉持股例下降部分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即處置投資的賬面價值)與按新的持股比例確認歸屬于本公司的被投資單位增發(fā)股份導致的凈資產增加份額(即實際取得價款)的差異,計入當期損益。
(二)合并財務報表
母公司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控制的,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和剩余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份額與商譽之和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收益。
與原有子公司股權投資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采用與被投資單位直接處置相關資產或負債相同的基礎進行會計處理。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處置后的剩余股權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產生的相關利得或損失的金額。
● ● ● ● ●
本文知識點內容根據(jù)張志鳳老師《輕一高效基礎班》整理,張志鳳老師主編的《輕松過關?一》與課程內容同步,以下為《輕一》試讀內容,點擊圖片試讀更多!
以上為注會會計“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相關知識講解。如果覺得教材太枯燥,建議大家跟著東奧老師的課程來備考,書課結合,才能增加注會考試的通關概率!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23年注會考試!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