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稅收相關法律》重要知識點:行政處罰決定程序
【小編導言】我們一起來學習2014《財務與會計》重要知識點:行政處罰決定程序。
【內容導航】:
(一)簡易程序
(二)一般程序
(三)聽證程序
本知識點屬于《稅收相關法律》科目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三章行政處罰法律制度第四節(jié)行政處罰程序的內容。
【知識點】:行政處罰決定程序
(一)簡易程序(當場處罰程序)
1.適用條件
(1)違法事實清楚;
(2)有法定依據;
(3)限于特定處罰:數額較小的罰款、警告。
2.程序
(1)表明身份(向當事人出示執(zhí)法身份證件);
(2)確認違法事實,說明處罰理由和依據;
(3)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
(4)交付行政處罰決定書;
(5)備案。
(二)一般程序(普通程序)
1.立案:《行政處罰法》未對立案作出統一明確的規(guī)定。
2.調查
(1)依法搜集證據
(2)執(zhí)法人員
調查時行政執(zhí)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應出示證件。
(3)檢查、調查和詢問應制作筆錄。
(4)調查、檢查措施
3.審查
審查機構根據不同的違法情況,分別作出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不得給予行政處罰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處理建議。
4.告知和說明理由
行政機關在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事先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法律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5.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意見
當事人有權在“處罰決定作出之前”進行陳述和申辯,有權提出相反證據證明自己并未違反行政法規(guī)范或不應受行政處罰。
6.制作處罰決定書
7.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1)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送交“當事人”;當事人不在現場的,除另有規(guī)定外,行政機關應當在“7日內”依法送達當事人。
(2)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依法應當在2日內送達。其中,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有被侵害人的,還應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三)聽證程序
1.適用條件
并非所有的行政處罰案件都必須適用聽證程序,只有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在依法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不包括暫扣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額的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事人申請,才必須適用聽證程序。
2.程序
(1)行政機關在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執(zhí)照、較大數額的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先行告知當事人具有聽證的權利。
(2)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3日內”提出。
(3)行政機關作出聽證決定后,應當在舉行聽證的“7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和其他相關事項通知當事人。
(4)聽證應由行政機關指定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如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其回避。
(5)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參加聽證。
(6)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根據調查所獲得的當事人違法事實和證據,提出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對此可提出申辯并質證。雙方可以進行辯論。
(7)聽證應當制作聽證筆錄,交給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蓋章;聽證筆錄是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重要依據之一。
(8)《行政處罰法》未對當事人在聽證程序中享有的權利作出專門的具體列舉規(guī)定。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個文章: 2014《稅收相關法律》預習:行政處罰適用
- 下一個文章: 2014《稅收相關法律》預習:行政處罰執(zhí)行程序
東奧首頁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