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減免稅的基本形式
|
基本形式 |
特點 |
具體表現 |
|
稅基式減免 |
通過直接縮小計稅依據的方式實現減免稅。使用范圍最廣泛 |
起征點、免征額、項目扣除、跨期結轉 |
|
稅率式減免 |
通過直接降低稅率的方式實行的減稅免稅。適用于對行業(yè)、產品等“線”上的減免,在流轉稅中運用得最多。 |
重新確定稅率、選用其他稅率、零稅率 |
|
稅額式減免 |
通過直接減少應納稅額的方式實行的減免稅。限于解決“點”上的個別問題,在特殊情況下適用。 |
全部免征、減半征收、核定減免率、抵免稅額、另定減征稅額 |
2.減免稅的具體分類
|
分類 |
特點 |
|
法定減免 |
由各稅種基本法規(guī)規(guī)定,具有長期的適用性 |
|
臨時減免 |
又稱為“困難減免”,主要是照顧納稅人特殊困難,具有臨時性的特點 |
|
特定減免 |
是法定減免的補充,分為無期限和有期限兩種,大多有期限 |
3.稅收附加與稅收加成
如果說,減稅、免稅是減輕稅負的措施,那么與減免稅反向相對應的,是加重稅負的措施,包括稅收附加與稅收加成兩種形式。
。1)稅收附加也稱地方附加,稅收附加的計算方法是以正稅稅款為依據,按規(guī)定的附加率計算附加額。
。2)稅收加成是根據規(guī)定稅率計稅后,再以應納稅額為依據加征一定成數的稅額,一成相當于加征應納稅額的10%,十成相當于加征應納稅額的100%。
。ㄎ澹┘{稅環(huán)節(jié)
納稅環(huán)節(jié)是指稅法規(guī)定的課稅對象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huán)節(jié)。廣義的納稅環(huán)節(jié)指全部課稅對象在再生產中的分布情況,如資源稅在生產環(huán)節(jié),所得稅在分配環(huán)節(jié)。狹義的納稅環(huán)節(jié)是商品課稅中的特殊概念。
按照納稅環(huán)節(jié)的多少,可將稅收征收制度分為一次課征制和多次課征制。
。┘{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法定期限。納稅期限長短的決定因素在于:(1)稅種的性質;(2)應納稅額的大小;(3)交通條件。
納稅期限有三種形式:(1)按期納稅,如一般情況下的消費稅;(2)按次納稅,如耕地占用稅;(3)按年計征,分期預繳或繳納,如企業(yè)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
責任編輯:荼蘼
- 上一個文章: 2014《稅法一》沖刺考點: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
- 下一個文章: 2014《稅法一》沖刺考點:稅收程序法
東奧首頁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