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 |
2016年高級會計師考試基礎復習備考階段已經開始,為了更好的幫助考生備考復習,東奧會計在線高級會計師頻道特為大家整理了:高級會計實務 >> 第二章 >> 企業(yè)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 >> 第一節(jié) >> 投資決策 >> 投資決策方法 的相關內容。 |
[小編“娜寫年華”] 東奧會計在線高級會計師頻道提供:2016高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投資決策方法(1)。
2016高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投資決策方法(1)
常用的投資項目評估方法主要有:投資回收期法、折現的投資回收期法、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法和獲利指數法。
(一)回收期法(Payback)
1.非折現的回收期法(Non—discounted Payback)
投資回收期指項目帶來的現金流入累計至與投資額相等時所需要的時間。回報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
2.折現的回收期法(Discounted Payback)
折現的回收期法是傳統(tǒng)回收期法的變種,即通過計算每期的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來明確投資回報期。
(二)凈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
1.凈現值的計算
凈現值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與現金流出量的現值之間的差額。
凈現值法內含的原理:
、佼攦衄F值為零時,說明項目的收益已能補償出資者投入的本金及出資者所要求獲得的投資收益;
②當凈現值為正數時,表明除補償投資者的投入本金和必須地投資收益之后,項目仍有剩余收益。所以,當企業(yè)實施具有正凈現值的項目,也就增加了股東的財富;
、郛攦衄F值為負數時,項目收益不足以補償投資者的本金和必需的投資收益,也就減少了股東的財富。
再投資假設:項目現金流入再投資的報酬率是資本成本。
2.凈現值法的優(yōu)缺點
。1)凈現值法使用現金流,而未使用利潤(因為利潤可以被人為操縱)。
。2)凈現值法考慮的是投資項目整體,在這一方面優(yōu)于回收期法。
。3)凈現值法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盡管折現回收期法也可以被用于評估項目,但該方法與非折現回收期法一樣忽略了回收期之后的現金流。
。4)凈現值法與財務管理的最高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緊密聯結。
。5)凈現值法允許折現率的變化,而其他方法沒有考慮該問題。
(三)內含報酬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1.傳統(tǒng)的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指使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等于未來現金流出量的現值的折現率。即現值(現金流入量)=現值(現金流出量)。
決策原則:
、偃绻鸌RR>資本成本,接受項目能增加股東財富,可行。
、谌绻鸌RR<資本成本,接受項目會減少股東財富,不可行。
2.修正的內含報酬率法(Modified Intemal Rate of Return,MIRR)
修正的內含報酬率法克服了內含報酬率再投資的假設以及沒有考慮整個項目周期中資本成本率變動的問題。修正的內含報酬率法認為項目收益被再投資時不是按照內含報酬率來折現的。
3.內含報酬率法的優(yōu)缺點
。1)優(yōu)點:內含報酬率作為一種折現現金流法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同時也考慮了項目周期的現金流。此外,內含報酬率法作為一種相對數指標除了可以和資本成本率比較之外,還可以與通貨膨脹率以及利率等一系列經濟指標進行比較。
。2)缺點:因為內含報酬率是評估投資決策的相對數指標,無法衡量出公司價值(即股東財富)的絕對增長。在衡量非常規(guī)項目時(即項目現金流在項目周期中發(fā)生正負變動時)內含報酬率法可能產生多個造成評估的困難。在衡量互斥項目時,內含報酬率法和凈現值法會給出矛盾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凈現值法往往會得出正確的決策判斷。
(本文內容版權歸東奧會計在線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
- 上一個文章: 2016高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投資決策概述
- 下一個文章: 2016高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投資決策方法(2)
東奧首頁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