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放股票股利什么時候用面值,什么時候用市價呢?
股票股利什么時候用面值,什么時候用市價呢?如果按市價,會影響資本公積,怎么區(qū)分呢
問題來源:
鴻達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在我國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交易,鴻達公司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X是鴻達公司下設的一個利潤中心,2019年X利潤中心的營業(yè)收入為3000萬元,變動成本為2000萬元,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的固定成本為250萬元。由該利潤中心承擔的但其負責人無法控制的固定成本為150萬元。
資料二:Y是鴻達公司下設的一個投資中心,年初已占用的投資額為10000萬元,部門稅前投資報酬率為15%,2020年年初有一個投資額為5000萬元的投資機會,預計每年增加稅前經營利潤450萬元,假設鴻達公司稅前投資的必要報酬率為10%。
資料三:2019年鴻達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2500萬元,2019年12月31日鴻達公司股票每股市價為50元。鴻達公司2019年年末管理用資產負債表相關數據如表所示:
|
鴻達公司管理用資產負債表相關數據 |
|
|
單位:萬元 |
|
|
項目 |
金額 |
|
凈經營資產總計 |
50000 |
|
凈負債總計 |
30000 |
|
股本(面值1元,發(fā)行在外5000萬股) |
5000 |
|
資本公積 |
2500 |
|
盈余公積 |
5000 |
|
未分配利潤 |
7500 |
|
所有者權益總計 |
20000 |
資料五:2020年3月,鴻達公司制定的201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如下:(1)每10股發(fā)放現金股利1元;(2)每10股發(fā)放股票股利1股。發(fā)放股利時鴻達公司的股價為50元/股。
要求:
(1)計算X利潤中心的部門邊際貢獻、部門可控邊際貢獻和部門稅前經營利潤,并指出以上哪個指標可以更好地評價X利潤中心負責人的管理業(yè)績。
部門邊際貢獻=3000-2000=1000(萬元)
部門可控邊際貢獻=1000-250=750(萬元)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750-150=600(萬元)
部門可控邊際貢獻可以更好地評價X利潤中心負責人的管理業(yè)績。
(2)①計算接受投資機會前Y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
②計算接受投資機會后Y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
③判斷Y投資中心是否應接受新投資機會,為什么?
①接受投資機會前剩余收益=10000×15%-10000×10%=500(萬元)
②接受投資機會后剩余收益=(10000×15%+450)-(10000+5000)×10%=450(萬元)
③Y投資中心不應該接受該投資機會,因為接受后會導致剩余收益下降。
(3)計算鴻達公司市盈率和市凈率。
鴻達公司每股收益=2500/5000=0.5(元)
市盈率=50/0.5=100(倍)
每股凈資產=20000/5000=4(元)
市凈率=50/4=12.5(倍)
(4)在剩余股利政策下,計算下列數據:
①權益籌資數額;
②每股現金股利。
①所需權益資本數額=5000×(20000/50000)=2000(萬元)
②應發(fā)放的現金股利總額=2500-2000=500(萬元)
每股現金股利=500/5000=0.1(元)
(5)計算發(fā)放股利后下列指標:
①未分配利潤;
②股本;
③資本公積。
因為該公司是在我國上市交易的公司,所以要按照我國的股票股利發(fā)放規(guī)定,按照股票面值來計算發(fā)放股票股利。
①未分配利潤減少數=5000/10×1+5000/10×1=1000(萬元)
發(fā)放股利后未分配利潤=7500-1000=6500(萬元)
②股本增加額=5000/10×1=500(萬元)
發(fā)放股利后股本=5000+500=5500(萬元)
③股票股利按面值發(fā)放,故不影響資本公積科目,所以發(fā)放股票股利后資本公積科目仍為2500萬元。
李老師
2020-10-05 11:29:33 8042人瀏覽
區(qū)分原則:
①看題目是否明確說明。
②是否為我國的上市公司,我國的上市公司按照面值發(fā)放股票股利。
③什么都沒說,按照教材上的例題處理,即按照市價發(fā)放股票股利。按照市價發(fā)放股票股利,減少的未分配利潤=發(fā)放股票股利的數量×股價,股本增加額=發(fā)放股票股利的數量×每股面值;資本公積增加額=發(fā)放股票股利的數量×(市價-每股面值)。
相關答疑
-
2025-07-26
-
2025-02-20
-
2024-07-19
-
2021-07-02
-
2020-09-18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