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訂貨次數(shù)為何是3600/360=10次?
計算分析題>第7題 第2小題>試題ID:2944073
老師,第二問的年訂貨次數(shù)為什么是這么算?這個不是每天的耗用量嗎?
問題來源:
C公司生產中使用的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該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購取得。
如果自制,單位制造成本為10元,每次生產準備成本34.375元,每日生產量32件。
如果外購,購入單價為9.8元,從發(fā)出訂單到貨物到達需要10天時間,每次訂貨成本72元。外購零件可能發(fā)生延遲交貨,延遲的時間和概率如下:
|
到貨延遲天數(shù)(天) |
0 |
1 |
2 |
3 |
|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假設該零件的單位儲存變動成本為4元,單位缺貨成本為5元,一年按360天計算。建立保險儲備時,最小增量為10件。
要求:計算并回答以下問題。
(1)假設不考慮缺貨的影響,C公司自制與外購方案哪個成本低?
自制:
每日耗用量d=
=10(件)
Q*=
=300(件)
TC(Q*)=
=825(元)
TC=3600×10+825=36825(元)
外購:
Q*=
=360(件)
TC(Q*)=
=1440(元)
TC=3600×9.8+1440=36720(元)
在不考慮缺貨的情況下,自制成本高,外購成本低。
(2)假設考慮缺貨的影響,C公司自制與外購方案哪個成本低?
單位:件
|
交貨期內總需要量 |
100(10×10) |
110(11×10) |
120(12×10) |
130(13×10) |
|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年訂貨次數(shù)N=3600/360=10(次)
①設B=0,R=10×10=100(件)
S=(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
TC(S,B)=6×10×5+0×4=300(元)
②設B=10件,R=100+10=110(件)
S=(120-110)×0.1+(130-110)×0.05=2(件)
TC(S,B)=2×10×5+10×4=140(元)
③設B=20件,R=100+20=120(件)
S=(130-120)×0.05=0.5(件)
TC(S,B)=0.5×10×5+20×4=105(元)
④設B=30件,R=100+30=130(件)
S=0
TC(S,B)=30×4=120(元)
最合理的保險儲備為20件,再訂貨點為120件。
考慮保險儲備,外購總成本=36720+105=36825(元)
在考慮缺貨的情況下,自制方案成本與外購方案成本無差別。
崔老師
2024-02-05 11:24:38 1006人瀏覽
本題中因為自制時,每日生產量為32件,每日耗用量為10件,所以自制不存在缺貨成本。外購存在缺貨成本。
全年共耗用3600件,外購情況下的經濟訂貨量是360件,說明每次訂貨360件,訂貨次數(shù)=總量/每次量=3600/360=10次。
這里的360是第一問計算的經濟訂貨量,不是360天,算的不是每天耗用。
您看這樣清晰些嗎?如果有問題我們再溝通。相關答疑
-
2025-08-07
-
2025-06-30
-
2025-06-03
-
2024-07-01
-
2024-06-06
您可能感興趣的CPA試題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