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利潤差異原因是什么?
為什么完全成本法下利潤減去變動成本法利潤=期末存貨固定制造費用-期初存貨固定制造費用?第十二章哪有說?
問題來源:
【答案】ACD
【解析】實際產量與預算產量不同造成的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屬于固定制造費用能力差異,固定制造費用能力差異=(預算產量-實際產量)×標準分配率=(10500-12000)×7=-10500(元)(有利差異),選項A正確。完全成本法下的息稅前利潤-變動成本法下的息稅前利潤=期末存貨中的固定制造費用-期初存貨中的固定制造費用,18000-變動成本法下的息稅前利潤=(12000-11000)×7-0,因此變動成本法下的息稅前利潤=18000-(12000-11000)×7=11000(元),選項B錯誤。2023年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總額=10500×7=73500(元),選項C正確。完全成本法下計入當年損益的固定制造費用=78000-(12000-11000)×7=71000(元),選項D正確。
劉老師
2025-04-14 20:42:05 518人瀏覽

這是教材419頁第15章第1節(jié)的內容,進一步轉換,就可以得到您上面的公式,您結合推導過程理解一下哈。
每天努力,就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加油!相關答疑
-
2022-07-13
-
2022-07-07
-
2022-04-23
-
2020-09-21
-
2020-05-12
您可能感興趣的CPA試題




津公網(wǎng)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