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的內容包括什么
精選回答

1.目標。企業(yè)明確目標,并評估達成目標的風險
2.評估。企業(yè)找到影響目標的風險事項,并對其進行管理
3.舞弊。企業(yè)考慮達成目標中出現舞弊的可能性及其對目標實現的影響
4.變更管理。企業(yè)評估可能帶來內部控制變化的內外部重要事件的發(fā)生可能性
風險評估程序的內容
1.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內部其他相關人員。詢問下列事項:
(1)管理層所關注的主要問題。
(2)被審計單位最近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可能影響財務報告的交易和事項,或者當前發(fā)生的重大會計處理問題。
(4)被審計單位發(fā)生的其他重要變化。
2.實施分析程序。指通過研究不同財務數據之間以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財務信息作出評價。
3.觀察和檢查。觀察和檢查程序可以印證對管理層和其他相關人員的詢問結果,并可提供有關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信息,應當實施下列觀察和檢查程序。
(1)觀察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
(2)檢查文件、記錄和內部控制手冊。
(3)閱讀由管理層和治理層編制的報告。
(4)實地察看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設備。
(5)追蹤交易在財務報告信息系統中的處理過程(穿行測試)。
4.其他審計程序和信息來源。除了采用上述程序從被審計單位內部獲取信息以外,如果根據職業(yè)判斷認為從被審計單位外部獲取的信息有助于識別重大錯報風險,應當實施其他審計程序以獲取這些信息。例如,詢問被審計單位聘請的外部法律顧問、專業(yè)評估師、投資顧問和財務顧問等或者閱讀外部信息。
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的關系
1.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相互協調補充
在實際的審計當中,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是相互協調補充的,從來沒有一開始就風險評估完成,后面只進行應對的。而且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都是從淺入深,從接業(yè)務開始前就開始了一直到報告報出。
2.風險評估是風險應對的前提
根據財務報表審計流程來看,風險評估是審計整個流程的起點,所以,也可以得出,風險評估是風險應對的前提。
換個思路來看,我們去審計一家被審計單位時,我們要保持職業(yè)懷疑,根據自身的職業(yè)判斷,覺得哪些地方可能有風險,產生這樣的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有多大,能長生怎樣的后果,后果嚴重程度如何,其實這也就是風險識別和評估的原理。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才會實施一定的審計程序去應對這樣的風險。這樣也能得出風險評估是風險應對的前提或基礎。
3.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相互影響
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風險評估是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之中的,風險應對可能會發(fā)現之前的風險評估不準確,需要再次評估,風險評估改變時,也對應著之后的風險應對程序有可能需要進行修改。所以它們是相互影響的。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了解更多會計考試資訊、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東奧CMA頻道。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