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預習考點:效用理論
2018中級經濟師 考試備考開始了,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為了成功,為了奮斗的渴望,我們不得不努力。東奧小編為大家整理2018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點:效用理論
【內容導航】
效用理論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經濟基礎》科目第二章消費者行為分析
【知識點】效用理論
(一)效用理論——站在消費者的角度
1.經濟人假設。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總是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最大的經濟利益。
2.效用的定義。一種商品或服務能否滿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或欲望的主觀心理。
效用沒有客觀標準。
3.基數(shù)效用和序數(shù)效用(多選)
理論 | 區(qū)別 | 研究工具 |
基數(shù)效用論 | 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絕對的效用量的大小 | 邊際效用論 |
序數(shù)效用論 | 消費者無法知道效用的絕對數(shù)值,而只能說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 無差異曲線 預算約束線 |
4.邊際效用(單選)
(1)總效用: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從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的總和。
TU=f(Q)
(2)邊際效用:消費者增加一單位的商品消費時所帶來的滿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TU/△Q
消費數(shù)量 | 總效用 | 邊際效用 |
0 | 0 | 0 |
1 | 10 | 10 |
2 | 18 | 8 |
3 | 24 | 6 |
4 | 28 | 4 |
5 | 30 | 2 |
6 | 30 | 0 |
7 | 28 | -2 |
(3)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關系:

(4)幾何意義:邊際效用是總效用函數(shù)的斜率。
(5)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一定時間內,隨著消費某種商品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消費者從中得到的總效用是增加的,但是以遞減的速度增加的,即邊際效用遞減;
當商品消費量達到一定程度后,總效用達到最大值,邊際效用為0;如果繼續(xù)增加消費,總效用不但不增加,反而會逐漸減少,此時邊際效用為負數(shù)。
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無法帶給別人信心。相信大家中級經濟師考試一定可以輕松過關!更多習題歡迎查看:2018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試題 匯總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755號